English

媒体报道

中宏网 | 杨志安:保障粮食安全,夯实中国现代化建设基础

来源: 日期:2024-07-07 阅读:

20246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这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不仅关乎国计民生,更关系到国家的独立自主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不稳定、气候变化加剧、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粮食安全不仅仅是关乎农业生产,更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涉及农业生产、储存、流通和消费等多个环节。只有在整个产业链上全面保障粮食供应,才能真正实现粮食安全。因此,必须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综合施策,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供给充足、价格合理。具体而言,其着力点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种粮农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力量,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直接关系到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首先,要继续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确保种粮农民能够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效果显著。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程度地还存在补贴力度不够、覆盖范围有限、发放不及时等问题。未来应进一步优化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覆盖面,确保种粮农民的收益稳定。其次,要健全农业保险制度,降低种粮风险。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尤其是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越来越高。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可以有效分散和转移种粮风险,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另外还要进一步发挥保险公司的作用,推出更多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农业保险产品,提高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再次,通过加大对种粮农民的金融支持力度,解决农民在种粮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题,依托于金融创新,推出低息贷款、贷款担保等益农金融产品,降低农民的融资成本,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既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粮食主产区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能够获得合理的利益。由于粮食主产区往往承载了较大的生产压力,环境资源消耗较大,地方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也需要承担较大的经济和环境成本。因此,国家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补贴等形式,给予粮食主产区更多的资金支持,补偿其在粮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额外成本。其次,要创新粮食主产区的利益分享机制,促进产销区的利益平衡。通过产销区之间的合作,建立多元化的利益分享机制,实现产销区之间的双赢。可以通过签订长期购销协议、建立产销联盟等形式,确保粮食主产区能够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合理的价格,减少市场波动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再次,还要加强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综合竞争力。通过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粮食主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支持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开展农业科技研发,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重点支持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其次,要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通过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和应用水平。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和支持,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在基层的应用。再次,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提升农业科技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加强与国际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吸收和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科技合作项目,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引导。首先,在发展农业各个主体的同时,支持小农户的发展,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大对小农户的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帮助其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提高生产效益。其次,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可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高其生产规模和经营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再者,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通过政策扶持和利益联结,推动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合作机制,促进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健全粮食生产支持保护体系。健全粮食生产支持保护体系是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重要保障,可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推进:首先,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加农作物产量,同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提高抗灾减灾能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其次,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合理的政策措施,支持粮食生产发展,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倾斜,提供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主产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效益。再者,加强粮食储备和调控,确保粮食供需平衡,建立健全粮食储备制度,增加粮食储备规模,提高应急调控能力,同时,还要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减少市场波动对粮食生产和供应造成影响,确保粮食安全。

强化保障粮食安全的共同责任。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的重要责任,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引导、舆论宣传等方式,提高全民的粮食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粮食安全的良好氛围。首先,要进一步强化职责监督,地方政府在保障粮食安全中承担着重要责任,要加强对地方相关部门的考核和监督,确保其履行好保障粮食安全的职责,同时,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推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协调发展,共同保障粮食安全。其次,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粮食生产、流通和储备,提高社会参与度,同时,加强对粮食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粮食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粮食安全的良好氛围。  

     (作者:杨志安,中宏观察家、辽宁大学地方政府债务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