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院快讯

经济学院获批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来源: 日期:2025-09-15 阅读: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示了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经济学院共有3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付云鹏教授申请的《绿色转型背景下的未来产业发展驱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资助;张紫薇副教授申请的《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和荣莹讲师申请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内生机理与路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资助。

项目名称:绿色转型背景下的未来产业发展驱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

项目类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项目简介:本项目拓展原有绿色转型学术研究中有关“政策规制——产业响应”传统经济学范式的理论解释边界,平衡环境规制与创新激励存在的冲突;探讨城市层面不同技术类型对未来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突破当前主流单一对数据要素分析的局限性,为未来产业研究拓展城市层面影响因素的新视角;明确绿色转型背景下未来产业区别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的响应机理,为实现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新路径。 

负责人简介:付云鹏,经济学博士,统计学博士后。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民族统计与数据科学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计量经济模型在经济社会问题中的应用。在《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经纬》、《城市问题》、《统计与决策》、《经济问题探索》、《land》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等项目十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评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2项,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奖1项,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3项,沈阳市自然科学成果奖3项。 


项目名称: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项目类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项目简介:课题从外部性视角揭示企业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症结,解析工业互联网具有的新技术簇属性和平台聚合属性如何缓解制造业企业从投入、生产、产出以及监管各环节中绿色转型外部性问题,构建作用机制框架,探寻协同驱动路径,以期为“数智”时代加速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各领域深度融合,为实现“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研究依据和可行路径。 

 

负责人简介:张紫薇,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民经济管理系副主任,辽宁大学(本溪)城市研究院院长,辽宁大学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拔尖人才,入选沈阳市社科联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库、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辽宁省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发表CSSCI、SSCI等高水平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十余项省部级课题,多篇资政建议获得副省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获得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果奖(第九届)三等奖、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果奖(第八届)三等奖、辽宁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年会优秀成果奖、辽宁省第九届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年会优秀成果一等奖、辽宁省第八届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年会优秀成果三等奖、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优秀课题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项目名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内生机理与路径研究

项目类型: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项目简介:城市群是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研究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合理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才能提高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然而当前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常面临行政壁垒、市场分割与制度差异等现实梗阻。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自由流动的一体化行动,能够为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提供现实可能。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项目拟着力研究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内生机理、路径设计与政策协同体系,为更高水平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更高层次推进城市群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方案 

 

负责人简介:荣莹,经济学博士,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专任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政策演化、资本积累体制与空间政治经济学。目前已经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撰写的多篇资政建议得到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转化为省内重要文件、两会提案。主持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项目2项、沈阳市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项。入选沈阳市高层次人才。研究报告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学位论文获辽宁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