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研成果

董保民教授合作论文在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发表

来源: 日期:2025-04-01 阅读:

近日,辽宁大学经济学部副主任董保民教授与河南大学商学院讲师郭益蓓、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讲师胡晓天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Institutional Quality, Agglomeration, and Export Product Quality: Evidence From China”在国际经济学著名期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发表。      

论文摘要:        

     

本研究评估了制度质量对出口产品质量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产业集聚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采用法院合同纠纷案件审理效率作为地方制度质量的衡量指标,并基于20世纪10年代商会议事构建了一个新颖的工具变量。研究发现,更强的地方制度不仅直接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还通过促进产业集聚间接改善了产品质量。这种直接与间接效应在不同行业间存在显著异质性,具体取决于行业的专利密集度和契约密集度。研究结果揭示了地方制度环境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机制,凸显了产业集聚对提升出口商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董保民,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访问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现任辽宁大学经济学部副主任。同时担任西北大学兼职教授、海南大学客座教授、《产经评论》副主编、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咨询专家、全国博弈论专业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在Economic History Review,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World Econom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及《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等国内外权威经济学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其合作论文The legacy of colonial rule: On the impact of the railway zones in modern China获评经济史领域极富影响力的国际期刊Austral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澳大利亚经济史评论,现更名为Asia-Pacific Economic History Review)2022年度The Sir Timothy Coghlan Prize for the best paper,即最佳论文奖。出版学术专著《合作博弈论与成本分摊》《信息经济学讲义》、译著《共同价值拍卖与赢者灾难》。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早期儒家思想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