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研究
17
2025年4月16日,辽宁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仇焕广教授在《学习时报》发表理论文章“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读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2022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收录在《党的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这篇重要文献系统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07
近日,经济学院李政教授与博士研究生刘涛、张爽合作论文《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历史脉络、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在《海派经济学》2025年第1期发表。 论文简介: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受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发展战略等多种因素影响,处于不断调整和动态演变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来,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成为...
01
近日,辽宁大学经济学部副主任董保民教授与河南大学商学院讲师郭益蓓、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讲师胡晓天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Institutional Quality, Agglomeration, and Export Product Quality: Evidence From China”在国际经济学著名期刊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发表。 论文摘要: 本研究评估了制度质量对出口产品质量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产业集聚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采用法院合同纠纷案件审...
26
近日,经济学院李政教授与博士研究生荆中英合作论文《人口年龄结构、社会保障与城乡居民消费》在《社会科学战线》2025年第3期发表。 论文简介: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文章使用2000—2023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调节机制,主要结论如下:20—39岁青年人口消费需求最旺盛,而40—59岁中年人口最节俭。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显著增强...
12
近日,经济学院李政教授在《广东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发表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论文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已经形成一个内容丰富、脉络清晰、结构完整的理论体系,深刻回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目标、原则...
15
近日,经济学院张紫薇副教授与其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尚子璐合作论文《生产网络中企业绿色转型的溢出效应——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在《南开经济研究》2024年第11期发表。 内容提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是我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选择,实现“双碳”目标任重道远。企业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主体,企业绿色...
25
2025年2月24日,国民经济研究院院长林木西教授,与博士后王聪共同完成的论文《加强预期管理 提高政策整体效能》,在《光明日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发表。预期管理主要通过信息传播作用于经济主体的心理层面,能够有效减少预期偏差,使良好的社会预期转化为有序、理性的经济行为,进而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信心和动力。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预期管理,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
经济学院谢地教授与博士研究生武晓岚合作在《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发表封面文章,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下劳动力再生产与健康保障》。 论文简介: 健康的劳动者是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和维系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实现基础。健康问题对劳动力再生产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还体现在劳动力再生产质量引致的不同社会的生产...
09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地方财政研究院王振宇教授与合作者(张航博士研究生、司亚伟副教授)在《财政研究》2024年第11期发表封面文章《中国式现代化与财政强国建设的基本考量》。论文简介: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强则国强。财政强国是一国财政发展的最高形态,也是财政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是目标状态与行为过程的内在统一。中国式现代化与财政强国建设存在着逻辑层面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